close

 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,2013年10月份,全國居民消費價格(CPI)總水平同比上漲3.2%。其中,城市上漲3.2%,農村上漲3.3%;食品價格上漲6.5%,非汽車借款食品價格上漲1.6%;消費品價格上漲3.2%,服務價格上漲3.1%。
  從CPI本身來說,儘管仍處於相對較高的區間,但是,實現全年3.5%的調控目標,應當不會再有太大的問題。也就是說,價格監msata控的上限應當不會突破,貨幣政策也可以不必為價格作出大的調整。
  但msata是,從10月份的價格構成情況來看,似乎又沒有數據所表現的那麼樂觀。因為,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價格仍然處於高位,特別是蔬菜價格,上漲幅度達到了31.5%,創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新高,對CPI影響也達到了0.81個百分點。如果蔬菜價格上漲幅度稍稍小一點,CPI也就可以重回“2”時代了。
  值得註意的是,近幾個月以來CPI所以能夠穩居“3”時代不動,最重要的一個因素,就是蔬菜扮演了帛琉十分重要的角色,從7月份就開始。就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,其中,7月份增幅為11.8%,8月份上漲到19.2%,9月份則維持在18.9%。到了10月份,更是一下子“飛躍”到31.5%。如此失控的現象,又怎能不對CPI產生嚴重影響呢?縱然實現了全年調控目標,對廣大居民來說,“含金量”又有多高呢?要知道,目前的CPI是在PPI一直處於下降通道的情況下實現的。如果PPI由負轉正,或者上漲幅度較大,CPI會出現怎樣的情形,實在難以預料。
  這也意味著,蔬菜價格的高燒不退,不僅使CPI面臨很大的壓力,也對居民生活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,並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居民對改革、特別是價格改革咖啡機的信心。
  那麼,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蔬菜價格總像一根針深深地刺在居民的身上、扎在居民的心上呢?為什麼在大流通格局早已形成的情況下,蔬菜價格仍然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呢?顯然,與各級對居民生活的關心不夠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  按理,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是各級政府最應當引起重視和關註的一個問題,應當投入一切精力避免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出現問題。但是,從實際情況來看,恰恰是這個最應當引起政府重視和關註的問題,卻一直被邊緣化,被地方政府放在了可有可無的位置。因為,無論從政府的工作目標、工作計劃來看,還是從政府的工作要求、工作措施來講,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的問題,都已經很少出現了,也很少提及了。除非出現嚴重的市場供應問題,一般情況下,政府都不會過問。
  這決不是亂打棍子、亂扣帽子,而是事實就是如此。如果有一絲重視,在全國蔬菜生產和供應總體平衡的情況下,就不可能出現蔬菜價格持續高燒的情況,也不可能讓蔬菜價格連續4個月兩位數上漲。要知道,在銷地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,產地仍然存在蔬菜沒有銷售渠道、價格嚴重倒掛、投入產出效益低下的問題。
  那麼,為什麼就不能採取措施解決好這一矛盾呢?為什麼不通過一定的辦法和手段,做好產銷的銜接工作呢?而影響產銷銜接的物流成本過高的問題,在已經連續喊了多少年的情況下,又解決了多少呢?
  不僅如此,過去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平衡作用的地產菜生產與供應,近年來,在地方政府的大拆大建和城市過度擴張過程中,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平衡作用。因為,多數地方對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失去的菜地,沒有進行有效補充,導致地菜的生產供應量大大減少。從而,在市場供應出現問題、價格快速上漲時,無法發揮調劑和平衡功能。
  在此基礎上,地方政府對蔬菜的質量安全,也是不聞不問,過度使用農藥、化肥的現象相當普遍。尤其是在夏季病蟲害多發季節,更是沒有一樣蔬菜不是農藥和化肥密佈。
  所以,對蔬菜價格高燒不退的問題,必須引起調試重視和關註。一方面,千萬不要將蔬菜價格單純地看成是CPI的一個組成部分,而應當將其作為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高低的重要內容,作為政府以民為本的重要方面;另一方面,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,中國將掀起新一輪的改革大潮,如果包括蔬菜在內的居民生活必須品價格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,對改革的深化和推進,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,甚至會直接影響居民對改革的決心和希望。
  要知道,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改革列為最重要的議題,目的也不是就改革論改革,而是為了通過改革,將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,讓廣大居民能夠在改革中得到更多實惠。如果脫離這樣的宗旨,改革就失去了意義。如果各級政府對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價格都不重視,又怎麼能夠將改革工作做好呢?能夠將改革推向深入呢?
  蔬菜價格高燒不退,就是對政府的一種考驗,對政府是否真正以民為本的一種檢驗。
  文/譚浩俊  (原標題:蔬菜價格為何高燒不退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64slish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